我们在订购后24小时内发货

化工字典

氯化锂,水合物 Lithium chloride monohydrate

来源:化工字典 | 作者:efuchem | 更新时间 :2023-12-17 | 307 次浏览 | 分享到:
基本信息
学名氯化锂,水合物 Lithium chloride monohydrate
别名氯化锂结晶水;氯化锂水合物;氯化锂一水合物;五水合氯化锂;六水合氯化锂;七水合氯化锂;八水合氯化锂
外观、味道与气味

外观:晶体呈立方形,通常为细小颗粒状或粉末状。

气味:无气味。 

味道:有咸味,是氯化锂的溶解产物。

储存条件水合物氯化锂是一种强碱,在潮湿的环境中会吸湿,因此应密封储存。水合物氯化锂还具有吸水性,因此应避免与水或其他湿润物质接触。此外,水合物氯化锂还应避免与金属接触,以免发生反应。
CAS    16712-20-2
分子式ClH2LiO
分子量60.4 g/mol
密度2.07 g·cm3
沸点>1300 °C (>1570 K)
熔点605 °C (878K)分解
与什么物质相溶和不相溶

水合物氯化锂与水、乙醇、甲醇、丙酮、乙酸甲酯、乙酸乙酯、吡啶等溶剂均相溶。与其他碱金属氯化物、硫酸盐、硝酸盐、碳酸盐等也相溶。

危险性腐蚀性
组分化合物盐酸、、水

注:单位为国际单位制(SI)。

氯化锂可以形成多种水合物,从LiCl-H2O的相图可清楚看出其水合物有LiCl·H2O、LiCl·2H2O、LiCl·3H2O、LiCl·5H2O等几种。结晶水的数目取决于结晶的温度,温度越低,水合度越高。


与物质化学反应
化学反应

各种水合物氯化锂与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与一水氯化锂的化学反应基本相同,但由于水合度不同,反应条件可能会有所不同。


与水反应

各种水合物氯化锂与水反应都会生成氢氧化锂和氯化氢,反应如下:

LiCl·nH2O + nH2O → LiOH + nHCl

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锂是强碱,会与氯化氢反应生成氯化钠,反应如下:

LiOH + HCl → NaCl + H2O

因此,各种水合物氯化锂与水反应最终都会生成氯化钠和水。


与酸反应

各种水合物氯化锂与酸反应都会生成盐和水,反应如下:

LiCl·nH2O + nHCl → LiCl2·nH2O + H2O

LiCl·nH2O + nH2SO4 → LiHSO4·nH2O + nH2O

LiCl·nH2O + nHNO3 → LiNO3·nH2O + nH2O


与氧化剂反应

各种水合物氯化锂与氧化剂反应都会生成氯气和其他产物,反应如下:

2 LiCl·nH2O + 2 KNO3 → 2 KCl + Li2O + 2 Cl2 + 2 nH2O

LiCl·nH2O + KMnO4 + H2SO4 → Li2SO4 + KCl + MnSO4 + nH2O + Cl2


与金属反应

各种水合物氯化锂与金属反应都会生成金属氯化物,反应如下:

2 LiCl·nH2O + Zn → 2 Li + ZnCl2·nH2O

2 LiCl·nH2O + Fe → 2 Li + FeCl2·nH2O

2 LiCl·nH2O + Mg → 2 Li + MgCl2·nH2O

此外,各种水合物氯化锂还可以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具体反应情况需要根据具体的物质进行分析。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化学反应:

与乙醇反应生成乙醇盐,反应如下:

LiCl·nH2O + nC2H5OH → LiC2H5O·nH2O + nHCl + nH2O

与氨反应生成氨盐,反应如下:

LiCl·nH2O + nNH3 → Li(NH3)2·nH2O + nHCl + nH2O

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碳酸锂和氯化氢,反应如下:

LiCl·nH2O + nNaHCO3 → Li2CO3·nH2O + NaCl + nCO2 + nH2O

与碳酸钙反应生成碳酸锂和氯化钙,反应如下:

LiCl·nH2O + nCaCO3 → Li2CO3·nH2O + CaCl2 + nCO2 + nH2O

需要注意的是,各种水合物氯化锂的化学性质与含水量有关。含水量越高,水合物氯化锂的熔点和沸点越低,溶解度越高。


分子结构
分子结构             

摩尔折射率

1.46 nD20(一水),1.537 nD20(五水),1.550 nD20(六水),1.56 nD20(七水),  n = 1 + (μ - 1)ρ

摩尔体积

13.5 cm³/mol(一水),14.3 cm³/mol(五水),14.5 cm³/mol(六水),14.7 cm³/mol(七水), 在标准温度和压力下(25 摄氏度、1 标准大气)。 Vm = M/ρ

等张比容(90.2k)

176.4 cm³/mol(一水),180.4 cm³/mol(五水),182.5 cm³/mol(六水),184.3 cm³/mol(七水),  v = 1/ρ

表面张力

31.2 dyne/cm(一水),36.2 dyne/cm(五水), 37.1 dyne/cm(六水), 37.9 dyne/cm(七水),σ = F/L

介电常数

1.93(一水), 2.01(五水), 2.04(六水), 2.07(七水), F/m

极化率(10-24cm3

7.89 cm^3(一水),8.5 cm^3(五水),8.69 cm^3(六水),8.86 cm^3(七水),

结构参数

COD Number


晶体结构描述
赫尔曼-莫更空间群符号
大厅空间组符号
空间组编号
a
b
c
α
β
γ
Z
Z'
Component
Component

注:数据仅供参考,不同来源可能会略有不同。

摩尔折射率是衡量物质对光的折射程度的物理量,它与分子中原子的极性有关。

摩尔体积是物质的摩尔数在标准状态下所占的体积,单位为 cm³/mol。

等张比容(90.2k)是衡量物质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的密度和可压缩性的物理量,单位为mL/g。

表面张力是液体分子间相互作用力所造成的液体表面的张力。

介电常数是物质介电性的物理量,它反映了物质在电场中极化程度的大小。

极化率是物质在外电场作用下极化的相对大小,单位为 cm^3。


国际标识
IUPAC 名称lithium;chloride;hydrate
InChIInChI=1S/ClH.Li.H2O/h1H;;1H2/q;+1;/p-1
InChI KeyVXJIMUZIBHBWBV-UHFFFAOYSA-M
Canonical SMILES[Li+].O.[Cl-]
CAS16712-20-2
Deprecated CAS
ChEMBL ID
EINECS登录号678-843-4
UNII
DSSTox idDTXSID20937283
ICSC Number
Nikkaji Number
NSC Number

注:数据仅供参考,不同来源可能会略有不同。

EINECS登录号:欧洲化学品管理局 (ECHA) 是欧盟的一个机构,是监管机构实施欧盟开创性化学品立法的推动力,以造福人类健康和环境以及创新和竞争力。

CAS号: 是一个用于获取化学信息的开放社区资源。CAS REGISTRY 中的近 500,000 种化学物质涵盖了社区关注的领域,包括常见和经常受到管制的化学品,以及与高中和本科化学课程相关的化学品。这些化学信息由我们的专家科学家策划,与我们作为美国化学学会的一个部门的使命保持一致。

DSSTox id:美国环保署 DSSTox提供高质量的公共化学资源,以支持改进的预测毒理学。


计算化学物理性质
单一同位素质量59.9954208 g/mol

精确分子量

59.9954208 g/mol

摩尔质量

60.4 g/mol-1

拓扑极地表面积

1 Ų

重原子数

3

形式电荷

0

原子半径

0 pm

亲核性/电子亲和力

0 kJ/mol

几何形状

0

键角

0

化学复杂度

3

同位素原子个数

0

定义原子立体中心计数

0

未定义原子立体中心计数

0

定义健立体中心计数

0

未定义健立体中心计数

0

共价键单元数

3

化合物被规范化

YES

氢键供体计数

1

氢键受体计数

2

旋转键计数

0

PH

0

解离常数

0

碰撞截面

0 m² 

科瓦茨保留指数

NO

注:数据仅供参考,不同来源可能会略有不同。


安全与危险
标识符号

  GHS07 

标识信号

警告

危害声明

H302 (100%):吞咽有害 [警告急性毒性,经口]

H315 (100%):引起皮肤刺激 [警告皮肤腐蚀/刺激]

H319 (100%):引起严重的眼睛刺激 [警告 严重的眼睛损伤/眼睛刺激]

H335 (100%):可能引起呼吸道刺激[警告 特异性靶器官毒性,单次暴露;呼吸道刺激]

警示性声明

P261、P264、P264+P265、P270、P271、P280、P301+P317、P302+P352、P304+P340、P305+P351+P338、P319、P321、P330、P332+P317、P337+P317、P362+P364、P403+P233、P405 和 P501(每个 P 代码的相应声明可在 GHS 分类页面找到。)

是否危化品

是的 腐蚀性

危险等级和类别

危害健康

火灾危险

皮肤、眼睛和呼吸系统刺激

EPA危险废物

爆炸极限和潜力

建议

急救措施

消防

意外释放措施

暴露控制和个人防护

注:数据仅供参考,不同来源可能会略有不同。


参考文献

Distillation of LiCl from the LiCl–Li2O molten salt of the electrolytic reduction process1

Cellobiose as a model compound for cellulose to study the interactions in cellulose/lithium chloride/N-methyl-2-pyrrolidone systems。2

Study on a separation method of radionuclides (Ba, Sr) from LiCl salt wastes generated from the electroreduction process of spent nuclear fuel。3

Effect of lithium chloride on the production and sialylation of Fc-fusion protein in Chinese hamster ovary cell culture。4

Behavior of a Boron-Doped Diamond Electrode in Molten Chlorides Containing Oxide Ion。5

Combinatorial treatment with lithium chloride enhances recombinant antibody production in transiently transfected CHO and HEK293E cells。6

Melting and vaporization of salts in a U-LiCl-Li2O system。7

LiF-LiCl-LiVO3-Li2SO4-Li2MoO4 system。8

  • 化工辞典